第一章:复数和平面点集
1. 计算
- 原式 =32+32=12
- 原式
===(x−iy)(−x−iy)−iy(x−iy)−x2−y−ixy−y−x2−2y−ixy
- 原式 =25(3−4i)(4−3i)=2512−12−25i=−i
- 原式 =55i(2+3i)=−3+2i
2. 用三角式及指数式表示下列复数,并求辐角一般值
- z==22(cos−4π+isin−4π)22ei(−4π)
Argz=argz+2kπ=2kπ−4π(k∈Z)
- z==3(cos−2π+isin−2π)3ei(−2π)
Argz=argz+2kπ=2kπ−2π(k∈Z)
- ∣z∣=213
argz=−π+arctan1/23=−π+arctan23
z==22(cos(−π+arctan23)+isin(−π+arctan23))22ei(−π+arctan23)
Argz=argz+2kπ=2kπ−π+arctan23(k∈Z)
- 设 θ=θ0+2nπ(n∈Z,0≤θ0<2π)
θ0=0 时 z=0,辐角无意义
θ0=0 时,argz=arctan1−cosθ0sinθ0=arctantan(θ0/2)1=2π−θ0
∣z∣=(1−cosθ0)2+sin2θ0=2sin2θ0
z==2sin2θ0(cos2π−θ0+isin2π−θ0)2sin2θ0ei(2π−θ0)
Argz=argz+2kπ=2kπ+2π−θ0(k∈Z)
3. 利用复数三角式或指数式计算
- 原式 ==ei⋅2π⋅2ei(−3π)⋅2ei⋅6π4ei⋅3π
- 原式 ==(2ei⋅6π)−381ei(−2π)=−8i
- 原式 ==32ei⋅4π62⋅ei(12π+32πk)(k=0,1,2)
4. 解方程
- 原式 ==32ei(−3π)32⋅ei(−9π+32πk)(k=0,1,2)
- 原式 ==3ei(−2π)ei(−6π+32πk)(k=0,1,2)
- 原式 ==4eiπei(4π+2πk)(k=0,1,2,3)
5. 证明题
由 ω3=1 得 (1−ω)(1+ω+ω2)=0。
又由 ω 是复根,即 ω=1 得 1+ω+ω2=0
6. 求 x, y
两边平方,x2−y2+2xyi=a+ib
∴{x2−y2=a2xy=b
∴4x2y2=b2
∴4x2(x2−a)=b2
解得 {x2=2a+a2+b2y2=2−a+a2+b2
根据实际情况,最终可得⎩⎪⎨⎪⎧x=±2a+a2+b2y=±2−a+a2+b2
其中 b>0 时 x,y 同号,b<0 时 x,y 异号
7. 证明等式
记 z====k=1∑ncoskθ+isinkθeiθ⋅1−eiθ1−einθ2−2cosθ(cosθ+isinθ)(1−cosθ+isinθ)(1−cosnθ−isinnθ)2−2cosθcosθ−1+isinθ
则有:(1)=Rez======2−2cosθ(cosθ−1)(1−cosnθ)+sinθsinnθ−21+2cosθ−2(cosθ−1)cosnθ−sinθsinnθ−21+2cosθ−2cos(n+1)θ−cosnθ−21−2cosθ−22sin(n+21)θsin21θ−21+2(2sin221θ)2sin(n+21)θsin21θ−21+2sin21θsin(n+21)θ
以及:(2)=Imz=====2−2cosθ(cosθ−1)(−sinnθ)+sinθ(1−cosnθ)2−2cosθsinnθ+sinθ−sin(n+1)θ2−2cosθ(sinnθ−sin(n+1)θ)+sinθ2(2sin221θ)(−2cos(n+21θ)sin21θ)+2sin21θcos21θ21cot2θ−2sin21θcos(n+21)θ
8. 证明等式
设 argz2z1=θ 则有
{∣z1−z2∣2=∣z1∣2+∣z2∣2−2∣z1∣∣z2∣cosθ∣z1+z2∣2=∣z1∣2+∣z2∣2+2∣z1∣∣z2∣cosθ
两式相加得 ∣z1+z2∣2+∣z1−z2∣2=2(∣z1∣2+∣z2∣2)
几何意义:
- 平行四边形各边平方和等于对角线平方和
- 三角形两边平方和的一半,等于对边中线的平方与对边的一半的平方的和
9. 求最大值
对任意复数 t 满足 ∣t∣≤1, 若有 zn=t,易知 z 可取 n∣t∣ein1argt,且此时 ∣z∣≤1。
即:zn 可以组成所有模长 ≤1 的复数的集合,即其方向任意且模长最大为 1
因此 ∣zn+a∣max=∣zn∣max+∣a∣=∣a∣+1
最大值在 z=ein1argt 时取得
10. 证明
-
∣∣∣1−azz−a∣∣∣=∣∣∣∣1−az1−za∣∣∣∣=∣∣∣1−az1−az∣∣∣=∣∣∣∣1−az1−az∣∣∣∣=∣∣∣∣1−az1−az∣∣∣∣=1
-
原式直接平方,即证 ∣z−a∣2<∣1−az∣2
即证 ∣z∣2+∣a∣2−a⋅z−a⋅z<1+∣az∣2−a⋅z−a⋅z
即证 ∣z∣2+∣a∣2<1+∣az∣2
即证 (∣z∣2−1)(∣a∣2−1)>0
在 ∣z∣<1,∣a∣<1 时显然
如果使用 (1) 中式子,我们还有这样较为复杂的证明方法:
首先设 s=∣z∣1,显然 s>1。
我们先证明不等式:∣k∣>1,∣v∣<1 时 ∣k−v∣>∣1−kv∣。
证:两边平方,即证 ∣k∣2+∣v∣2−2∣k∣⋅∣v∣>1+(∣k∣⋅∣v∣)2−2∣k∣⋅∣v∣
即证 ∣k∣2+∣v∣2>1+(∣k∣⋅∣v∣)2
即证 (∣k∣2−1)(∣v∣2−1)<0
在 ∣k∣>1,∣v∣<1 时显然成立
代入:k=s,v=sza 可得 ∣s−sza∣>∣1−s2za∣。
可得 ∣∣∣s−szasz−sa∣∣∣<∣∣∣1−sz⋅sasz−sa∣∣∣=1 (此处由 (1) 可得)
上下同除以 s 得 ∣∣∣1−zaz−a∣∣∣<1
证毕
11. 证明
-
首先我们有 ∣a∣−∣b∣≤∣a+b∣≤∣a∣+∣b∣,这是易证的,可以通过几何意义或者两端平方证得。反复运用此式,我们有:
- ∣z2+z3+⋯+zn∣≤∣z2∣+∣z3+⋯+zn∣≤⋯≤∣z2∣+∣z3∣+⋯+∣zn∣
- ∣z1+(z2+z3+⋯+zn)∣≥∣z1∣−∣z2+z3+⋯+zn∣
因此可得 ∣z1+(z2+z3+⋯+zn)∣≥∣z1∣−∣z2+z3+⋯+zn∣≥∣z1∣−∣z2∣−∣z3∣−⋯−∣zn∣
-
注意到 ∣(1−z)P(z)∣=∣an+(an−1−an)z+⋯+(a0−a1)zn−a0zn+1∣, 且有ai+1−ai≥0,i=0⋯n−1
由第一问结论,原式
≥∣an∣−∣(an−1−an)z∣−⋯−∣(a0−a1)zn∣−a0∣z∣n+1≥an−(an−an−1)−⋯−(a1−a0)−a0∣z∣n+1=a0(1−∣z∣n+1)>0
又 ∣z∣<1, 故 ∣z−1∣>0, 因此有 ∣P(z)∣>0, 即 P(z)=0 在 ∣z∣<1 内无根。
12. 证明:充分必要条件
我们只需证明 三点共线 ⇔ (3) ⇔ (1) ⇔ (2) 即可 (当然有别的做法,这只是一种证明路径)
证明:三点共线 ⇔ (3)
我们已知:对于向量 v1,v2,v3,若三点共线,必有 v1=λv2+(1−λ)v3(λ∈R)。显然,对复数而言,本结论也成立。
不妨设 λ1=0,那么 z1=−λ1λ2z2−λ1λ3z3,且 (−λ1λ2)+(−λ1λ3)=−λ1λ2+λ3=−λ1−λ1=1
因此 (3) ⇒ 三点共线
又有:若三点共线,必有 z1=λz2+(1−λ)z3(λ∈R)。此时,取 λ1=−1,λ2=λ,λ3=1−λ 即可。
因此 三点共线 ⇒ (3)
证明:(1) ⇔ (3)
设 z2−z3z1−z2=k。那么可以取 λ1=1,λ2=−k−1,λ3=k,显然符合 (3) 中条件,因此 (1) ⇒ (3)。
若 λ1=0,那么可得 z2−z3z1−z2=z2−z3−−(λ2+λ3)λ2z2+λ3z3−z2=−λ2+λ3λ3。
若 λ1=0,λ2=0,那么可得 λ2+λ3=0 且 λ2z2+λ3z3=0,因此有 z2=z3,产生共点情况,排除。
显然不可能有 λ1=0,λ2=0 的情况,因为若如此,必有 λ3=0,矛盾。
因此 (3) ⇒ (1)。
证明:(1) ⇔ (2)
设 z2−z3z1−z2=k。
两边同时乘以 z2−z3 得到 (z1−z2)(z2−z3)=k∣z2−z3∣2。
展开移项得到 z1z2+z2z3−z1z3=k∣z2−z3∣2+∣z2∣2
因为 Im(−z1z3)=Im(z3z1)
所以 z1z2+z2z3+z3z1=k∣z2−z3∣2+∣z2∣2+2Re(z3z1)
因此 (1) ⇒ (2)
(2) ⇒ (1) 同理易证,只需将这个过程反过来即可
13. 证明题
由 z1+z2+z3=0 得 z1+z2=−z3,因此 ∣z1+z2∣=∣−z3∣=1。
利用余弦定理有 ∣z1∣2+∣z2∣2−2∣z1∣∣z2∣cos(180∘−argz2z1)=12
因此 cosargz2z1=21,所以 argz2z1=±120∘
同理 argz3z1=argz3z2=±120∘
唯一的可能是 z1,z2,z3 两两之间夹角均为 120∘,即 z1,z2,z3 构成了内接正三角形。显然该正三角形内接于单位圆。
14. 证明题
因为 z1+z2 为实数,即 (Rez1+Rez2)+i(Imz1+Imz2) 为实数,即 Imz1+Imz2=0
因为 z1z2 为实数,即 (Rez1Rez2−Imz1Imz2)+i(Rez1Imz2+Rez2Imz1) 为实数,即 Rez1Imz2+Rez2Imz1=0。由 Imz1+Imz2=0 易知 Rez1=Rez2。
综上所述,显然有 z1=z2,即 z1 与 z2 或者都为实数,或者为一对共轭复数。
15. 求另二顶点
当 a,b 是俩相邻顶点:考虑可以用 i(b−a) 构造出正方形的垂直于 b−a 的边,因此答案为 a+i(b−a),b+i(b−a) 或者 a+i(a−b),b+i(a−b)
当 a,b 为俩对角顶点:仍然考虑另一条对角线的构造(应为 i(b−a)),并用 a,b 的中点定位求出另俩个顶点,答案为 2a+b+i2b−a,2a+b+i2a−b(另解:可以仍从 a 点出发,利用 21e4πi 对对角线作旋转与缩放得到另外的节点。此方法的答案为 a+2b−ae4πi,a+2b−ae−4πi)
共 3 个答案
16. 复数列求极限
请注意:下方并非由模长极限为 0 得出数列极限为 0(没有该定理),实际上是由 n→+∞lim∣zn−0∣=0 得出数列极限为0
- 通项:zn=(63+4i)n
模长通项:∣zn∣=(65)n
模长极限:n→+∞lim∣zn∣=0
因此原式有极限,极限为 n→+∞limzn=0
- 通项:zn=nin−1
模长通项:∣zn∣=n1
模长极限:n→+∞lim∣zn∣=0
因此原式有极限,极限为 n→+∞limzn=0
- 通项:zn=in−1,且有性质 ∣zx+1−zx∣=2(x=1,2,⋯)
若复数列有极限 z0,不妨设 n>N 时 ∣zn−z0∣<21。那么我们有 2=∣zn+2−zn+1∣≤∣zn+2−z0∣+∣zn+1−z0∣<1,从而导出矛盾,故该复数列无极限
17. 证明题
-
对任意 ε>0,有一个 N 使 n>N 时 ∣zn−z0∣<ε。取 N′=N,则 n>N′ 时 ∣zn−z0∣=∣zn−z0∣=∣zn−z0∣<ε,从而 zn→z0
-
当 z0 不为 0 或者负数时,对任意 0<ε<π−∣argz0∣,取 δ=∣z0∣sinε,则存在 N 使 n>N 时 ∣zn−z0∣<δ。注意到 ∣argzn−argz0∣≤arcsin∣z0∣∣zn−z0∣(在 zn,z0 没有分居 y 轴负半轴两侧时),因此 ∣argzn−argz0∣<ε。故:argzn→argz0
当 z0=0 时 argz0 无意义
当 z0 为负数时不一定有 argzn→argz0。反例:zn=e−iπ⋅(nn−1),z0=−1,argzn→−π,argz0=π
-
对于 (1) 中结论,仍然成立
对于 (2) 中结论,arg∞ 无意义,结论的成立与否无意义
18. 曲线作图题
本题仅给出图像,计算过程略
第 3,4,5 题误删了坐标轴,图像仅供参考
- 由距离相等,易知是点 a,b 连线的中垂线
- 是椭圆的一种定义,为焦点是 a,b 的椭圆
- 与 y 轴相切于原点的圆族及 y 轴(α=0 时)
请注意:图像在原点不连续
- 经过点 (±1,0) 的圆族及 x 轴(α=0 时)
(可以形象为:两个钉子,一把三角尺卡住移动(旋转),直观感受为圆形)
- 以点 (±1,0) 为对称点的圆族及 y 轴(α=1 时)
(对称的 Apollonius 圆族)
19. 画出点集图像
本题略去过程,仅阐述结论
- 是区域;边界为 {P∣xP=2}
- 不是区域;边界为 {P∣yP=3}
- 是区域;边界为 {P∣xP=yP∨xP=−yP,xP≥0}
- 是区域;边界为 {P∣rP=1∨rP=2,4π<θP<3π}∪{P∣yP=xP,22≤xP≤2}∪{P∣yP=3xP,21≤xP≤1}
- 是区域;边界为 {P∣yP=1∨yP=21xP+1,xP≥0}
- 不是区域;边界为 {P∣xP=−2,3≤∣yP∣≤22}∪{P∣xP=23,∣yP∣≤211}∪{P∣rP=2∨rP=3,−2≤xP≤23}
- 是区域;边界为 {P∣rP=2∨(x−2)2+y2=2,xP≥1}
- 是区域;边界为 {P∣rP=2,xP≥1}∪{P∣xP=1,∣yP∣≤3}
- 不是区域;边界为 {P∣yP=y1∨yP=y2}
- 是区域;边界为 {P∣xP=0}
20. 证明题
因为任意直线可以视为一条垂直平分线,即存在复数a,b,使直线方程为∣z−b∣∣z−a∣=1,两边平方化简得:(aˉ−bˉ)z+(a−b)zˉ=∣a∣2−∣b∣2,再令aˉ−bˉ=α,c=∣a∣2−∣b∣2 即得证
21. 求曲线
可以看成 x=Rez,y=Imz 的参数方程来求解
- x=t,y=t,−∞<t<+∞ 因此曲线为 y=x,一根经过原点的直线
- x=acost,y=bsint,0≤t≤2π 因此曲线为 a2x2+b2y2=1,是以 (0,0) 为中心,a,b 分别为半长轴与半短轴的椭圆
- x=t,y=t1,t=0 因此曲线为 y=x1,双曲线
- x=t2,y=t21,t>0 因此曲线为 y=x1 的 x>0 部分,为双曲线的一支
22. 证明题
带入 x=(z+zˉ)/2,y=(z−zˉ)/2,原式可化为:
(z+1)2+(zˉ+1)2=4
注意到 x2+xˉ2=2((Rex)2+(Imx)2)=2∣x∣2
所以 2∣z+1∣2=4
简化可得 ∣z+1∣=2